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已超2700亿元。11月20日,2025广州大湾区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展览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正式开幕。南都N视频记者会上获悉,预计到2027年江西炒股配资平台,广州轨交产业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更优质的“广州方案”。
8000平方米展馆、5条考察路线,打造轨交出海“主阵地”
展会围绕“联接与共赢——广州与世界共筑轨道上的未来”的主题,搭建起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与全球市场对接的高效平台。展会吸引了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的代表参与。本届展览会由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紧扣“轨道交通整船出海”主题,展会展览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设有规划设计引领、工程建造技术、机电装备创新、TOD站城融合、轨交人才国际、整船出海综合及国际项目合作机遇七大主题展区。
值得关注的是,展会观众构成呈现显著国际化特征,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盟国家,以及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地区的轨道交通业主单位代表组团参会,成为现场最活跃的咨询群体。
为强化国际合作实效,展会特别策划了“全球业主-广州企业”对接会,邀请委内瑞拉、塞尔维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业主代表发布当地轨道交通建设需求,与广州产业链企业进行精准匹配。同时,组委会组织围绕工程建设、TOD、机电装备、广州地铁文化等主题策划5条考察路线,集中展示了从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到建设运维的全产业链能力,组委会组织海外业主与专业观众实地考察了解广州中车、白云电气等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让其零距离体验“广州智造”的硬实力。
展会同期,还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 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轨道交通赛道路演比赛,50余家企业竞逐绿智新发展。
到2027年,广州轨交产业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
展会期间,开展“1+6+N”专题活动,聚焦“轨交出海”,成为国内专注该领域的权威对话平台。国际公共交通联会(UITP)、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嘉宾带来全球市场一线洞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绿色智慧轨交发展的全球机遇。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快、发展空间大、装备技术高,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已超2700亿元,相关企业近1000家,技术和经验已输出至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广州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预计到2027年产业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更优质的“广州方案”。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曹晓军表示,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的重要推动者,广州地铁已建成运营超过12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日均客流量近千万人次,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安全、服务品质等领域持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广州地铁正以技术、运营与管理经验服务亚洲、欧洲、非洲及南美洲等20个国家和地区,推进以“广州标准”为基础,深化技术共研、标准互认、人才共享,推动实现从“项目合作”到“生态共建”的跨越,与全球伙伴共创可持续价值。
参会企业: 大湾区轨交网络是企业创新的“试验场”与“应用场”备受关注的是,在年底前,广州地铁还将开工建设佛穗莞城际,同时接管运营穗莞深城际,开通广清城际铁路南延段、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运营的“地铁+城际+有轨电车”里程将突破1300公里,进一步扎实推进“四网融合”,纵深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为建设全球影响力交通枢纽集群、实现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针对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需求以及国际市场的多样化特点,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陈娇指出,在大湾区,佳都重点打造了基于“佳易维”智能运维平台的线网级协同管理能力。面对区域内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和复杂的换乘节点,该系统能够实现跨线路、全专业数据的无缝接入与智能分析,有效提升线网整体调度效率与应急处置水平,精准支撑大湾区轨交系统高效互联互通的实际需要。
在回应“大湾区生态为企业带来哪些科技研发、创新与转化便利”时,陈娇表示:“大湾区,特别是广州的产业环境,为佳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土壤。广州拥有全球领先且极为复杂的轨道交通网络,这为我们提供了前沿的技术验证场景和持续迭代的反馈机制。像‘佳易维’智能运维系统这样的创新成果,正是在服务广州地铁的实践中不断打磨成熟,进而推向全国。”
她进一步强调了大湾区完善的产业链优势:“作为产业链‘链主’,我们能够依托区域内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整供应链体系,快速对接优质合作伙伴,大幅缩短从技术构想到产品落地的周期。”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与区位优势,为我们对接国际顶尖技术与市场资源提供了便利。我们与西门子共建信号系统合资公司,正是通过大湾区链接全球资源的生动实践。”在谈及企业出海情况时,陈娇介绍:“佳都科技的国际化战略正稳步推进,我们采取‘技术授权+资本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目前已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实现项目落地。”
具体案例包括:在马来西亚承建了东南亚首个氢动力智能快运系统——古晋项目的AFC系统,显著提升了东马地区的交通便捷性;在香港成功落地二维码票务系统,实现了移动支付在地铁场景的重大突破,并完成与八达通系统的无缝对接。
关于大湾区对企业出海的推动作用,陈娇总结道:“大湾区无疑是佳都‘出海’的最佳起点。这里汇聚了科技、金融、物流、人才等高端要素,为我们开展海外投资、设立区域总部(如香港研发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方支撑。扎根大湾区,让我们具备了‘洞悉中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钟丽婷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邹卫 实习生 毛悠江西炒股配资平台
线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